随着退休工资卡解冻,李中随被“冻结”近三年的人生也正式解冻。近18万贷款还清,拿着工资卡的李中随哭了,他说终于解脱了。 2017年,李中随从费县中学退休,作为县级优秀教师,60岁的他本可以过着平静、幸福的退休生活。不过,这一切被自己突然造访的女学生打乱了。在生活困难、需要老师帮忙借贷的谎言下,李中随替这位学生背上了18万的借贷款,工资卡也被冻结。 如今,三年过去,李中随终于摆脱了还钱的噩梦,而消失的女学生至今未现身。 一个没有院墙的土坯房 费县朱田镇上东峪村离县城有三十多公里,通往村里的公交车要很长时间才有一班。沿着山路一路颠簸到达村口,李中随的家就在村东头的山脚下。 见到李中随时,他正在院子里拿着铁锹忙活着,要不是有村民指引很难找到他家。1月6日,临沂的气温将近零下二十度,尽管中午头,山里的风吹在脸上也冻得生疼。 “忙活了一上午,身上都有点出汗了。”李中随戴着帽子、穿着一双单鞋在院子里填土。这是一个没有院墙的院子,大门两侧由简单的石块砌着,只有半截。院子中央有一棵只剩枯枝的老树,其他在这个院子里并不是很显眼。 招呼记者进屋时,李中随随便拍了拍手上的土,这个退休的老教师稍显窘迫。 “退休之后就一直在这住,自己住着很舒服。”李中随说。 整个家只有一间房,两扇房门很难合上。屋子里的墙面是土坯的,墙皮大面积脱落,墙上挂着竹筐、电线等物品,一架木梯靠在墙边,显得十分杂乱。整个屋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,最显眼的是正中央墙上贴着一张写有“上善若水、厚德载物”的红纸。 “孩子在外面工作,妻子身体不好跟着孩子住,我自己在老家,一个人住的自由。”说话间隙,李中随拿了一把柴火填到门口的土炉里,冒出了一股浓烟。炉子上的锅里,炖着萝卜、生姜和菊花,这是李中随当天的午饭。 山风穿过没有院墙的院子,吹进屋里,门咣当作响。要不是亲眼见到,很难想象一位教了41年书的县级退休教师家是此番景象。 见到记者,李中随十分热情,守着冒烟的炉子跟记者聊起了家常。 县级优秀教师 “我就是从这个山沟里走出去的,小时候家里还比较好过,但那时候不兴读书啊,种树养牛,可我的父亲却想方设法让我读书。”李中随兄妹7个,在那个年代想要读书并不是易事。 李中随说,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,父亲的影响最大,自己包容的性格也跟父亲很像。 “小学上到五年级的时候就因为各种原因辍学了,在家待了很长一段时间,之后去了隔壁村继续上学。”李中随说,1965年他九岁,在生产队的背课文大赛中他的声音最嘹亮。 后来,又经过中学的中途辍学,再到后来继续上学,李中随的上学路十分坎坷。也正是这样的经历,李中随对于学习知识尤为珍惜。“初中升高中我考了班里第二名,念了两年高中之后就毕业了,回村里当了赤脚医生。” 之后,村里成立初中,正好缺个老师,受过教育的李中随便被学校选了进去。 1982年,李中随接到费县师范学校(后并入临沂师范学院,2010年改名为临沂大学)通知书,以全县第八名考入该校,毕业之后,李中随进入费县中学当了一名历史老师。 “这是我在县里获得的优秀教师奖状,这是镇上,还有一些课题、比赛的奖状。”在屋子里坑坑洼洼的地砖上,李中随从一个塑料袋里拿出不小一摞奖状和证书,如数家珍的向记者介绍,这是他四十多年教学生涯的见证。 期间,李中随抽出一张2001年9月9日费县政府颁发的县级优秀教师证书特意向记者介绍,纸张虽然有些发白,但被收藏的很平整。 女学生突然造访 2017年,李中随正式从教学岗位上退休,靠着退休金,本可以过着平静而安稳的退休生活。不过,这样的日子很快便被一位突然造访的学生打乱了。 “我记得清清楚楚,6月20日,禹传珍开着一辆小轿车来到我家,那天我正好在外地,她就打电话给我说有事找我,让我赶紧回来。”接到禹传珍电话当天,李中随在平邑,距家有4小时车程。 听到学生有急事,随即,李中随便和朋友驱车赶了回来,到村里时已经是下午了。 “穿的可有气质了,让我一度以为跟着他的那个贷款员是她的司机。”李中随想起当天的场景仍很清晰。相约在村头的一家饭店碰面,此次见面是这位女学生毕业后首次见到当年的老师,已相隔四十多年。 “我问她怎么拿到我手机号的,她就说有的是办法,之后就说自己孩子在国外上学有难处,需要我帮忙贷款。我当时就问她为什么找到我帮忙,是不是有什么瞒着我的。她说我是老师,信誉好,贷款好贷。”李中随说。 期间,李中随也产生过怀疑,但禹传珍以一个月之后便将李中随的名字换成自己的,不会对其产生任何影响为由搪塞了过去。 李中随告诉记者,禹传珍是自己在小学教书时的第一期学生,家住上东峪村,后来嫁到费县城东的东洪沟村。“上学时挺好一孩子,不大爱说话,现在也得四五十岁了。” 李中随透露,此前说禹传珍是个优秀的学生并不是说她学习好,而是觉得在自己眼里教过的学生都是好孩子。随后,李中随拿出了自己在教禹传珍时记录的成绩单,记者看到禹传珍的成绩在整个班里并不靠前甚至落后。 背债二十余万 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,李中随家经常有学生上门看望,习以为常的李中随把禹传珍的上门造访也看作是稀松平常,而帮忙贷款,李中随觉得是帮学生一把的事。 第二天,6月21日,学生禹传珍便将李中随带到了县里一家名为宜信贷的贷款机构,以自己老师的名义贷款14万元,并承诺钱由自己来还,并且很快会将贷款人变更成自己的名字。 “说之前在一家印刷厂当会计,后来又干起了保险经理,丈夫在国外干工程,反正看那个派头不像是不还钱的样子。”看着女学生光鲜亮丽的打扮,李中随从未想过会被自己的学生坑了。 在上东峪村入口处,有一家超市,超市的主人李德富老人是李中随多年的老朋友。不过,不久后李中随便被这位老朋友告上了法庭。 贷款4个月后,学生禹传珍再次找上门借钱。此次,李中随便向李德富老人借了4万元。而此后,禹传珍自己于2019年5月、6月先后两次登门向李德富借了两笔钱,共计2.3万元。这是李中随意料之外的事。 “突然一天,我开始频繁收到还款电话,到那时我才知道她一直没有更改贷款信息而钱也开始不还了。”帮忙借贷18万之后,李中随发现自己已经被学生拉黑了。 此后,学生禹传珍便失联了,随之而来的,李德富老人以诈骗名义将李中随告上了法庭。 法院的传票和判决书李中随至今还留着,他盼望有一天自己的学生能出现,还了这些钱,更重要的是还了他的清白。 连同禹传珍自己借的2.3万元,李中随背上了二十余万元的债务,退休工资卡随即被冻结,李中随安逸的退休生活也被彻底冻结。 “不还就不还吧” 去年疫情期间,李中随在大城市的儿子家住了俩月,之后觉得住着难受又回到了村里。 “自己在村里住着舒服,大城市实在住不习惯,我一个人挺好的,院子里还有我存的大白菜、萝卜,没事就拾掇拾掇院子。”住着不舒服的原因中,还有李中随对于家人的愧疚。 李中随说,出了这个事情最对不起的是自己的家人,而所幸家人的谅解,自己能挺过这道坎。 二十多万,对于一名被冻结工资卡的退休老师而言不是小数,为了还钱,六十多岁的李中随背井离乡干起了体力活。“去威海垒过石坝,到内蒙古捡过土豆,还在临沂给人装卸货物。毕竟年纪大了,到哪人家都不招,只能勉强做一些体力活。” 还钱的过程中,李中随也没忘记寻找失联的女学生,但都无疾而终。 在上东峪村寻找李中随家时,记者询问了几位村里的村民,对于被借贷的事情,出乎意料的大家对此并不知情,只是说这个人不错。 “没啥好说的,实在不还就不还吧,我就当丢了这个钱,家人也表示支持。”如今,李中随对这事已经看开了,之所以一直没报警处理,他希望给自己的学生留一条路,不要背上案底。 解冻的人生和村口的老学校 临走时,李中随送记者到村头的公交车乘车点,路上遇见地村民,都跟李中随热情的打着招呼。 路过村口一处破败的房屋时,李中随指着那说:“那就是当年我教禹传珍的小学。”远处看上去,老小学的房子只剩一面墙,已经看不出当年的模样。 李中随说,之前听说禹传珍的丈夫在北京打工,尝试再次拨打手机里存的电话,还是被拉黑的状态,无法联系上。 去年12月,李中随的工资卡正式解冻,20万的贷款几近还清,自己被冻结了近三年的人生也正式解冻。 那一刻,李中随哭了,他说这几年来的重担终于解脱了。 “不久前,把借我那位老同学的一万块钱还上一半,想着年前再还5000元,就彻底还完了。”去年12月28日,李中随通过微信将5000元转给去世老同学的儿子。这位老同学当年借给了他1万元,还没等还上钱人就去世了,而这也成为了李中随的一大心结。 如今,李中随在老家住着,没事整理一下院子、写写书法,同时还在关注一些扶贫项目。“退休了也得找点事做,希望发挥余光余热,看看还能为社会做点贡献吗?” 与此同时,李中随最希望的是失联的女学生有一天能现身,不期望还钱,只希望还自己清白。 此前报道: 给学生担保贷的18万终于还完,退休老师:还完那一刻痛哭了一场,终于解脱了 此前,临沂费县朱田镇的李中随因为替其学生担保借贷18万元,贷款到期学生失踪导致其退休工资卡被冻结,63岁的退休老师无奈只能通过打零工替学生还钱。12月28日,速豹新闻网·山东商报记者再次联系到李中随,其表示通过贷款机构所贷的钱已经还完,退休工资卡已经于12月正式解冻。 “还完款的时间我记得不是很清楚了,但是12月份被冻结的工资卡正式解冻了。”12月28日,李中随向记者坦言,还完贷款的那一刻他痛哭了一场,“这么多年终于解脱了。” 2017年6月20日,退休教师李中随的家中来了一位女学生,名叫禹传珍,是李中随当年班上一名优秀生,禹传珍以孩子上学需要钱家里周转不过来为由向李中随寻求帮助,李中随便以个人名义在贷款机构为禹传珍担保贷款14万元。 除此之外,李中随在此后还陆陆续续通过向朋友、邻居借钱的方式帮助禹传珍借款4万余元,此后学生禹传珍再也联系不上,无奈这名六十多岁的老师退休工资卡被冻结,只能自己来替学生还钱。 期间,李中随去威海垒过石坝、到内蒙捡过土豆、还在临沂给人装卸货物。在工资卡被冻结的状态下,李中随过着做苦力活来还钱的日子。至今年12月,李中随终于把替学生禹传珍担保贷款的钱还完。 “前几天,刚把借我那位老同学的一万块钱还上一半,年前在还5000元,就彻底还完了。”12月28日,李中随通过微信将5000元还给了去世老同学的儿子,这位老同学当年借给了他1万元,但是之后钱还没还上就去世了,这也成为了李中随的一大心结。 虽然贷款已经还完了,但是借钱的学生禹传珍却还没联系上。“有知情人跟我说,她的丈夫在北京打工,但是我的手机号一直是被她拉黑的状态,也联系不上她,更不知道她在北京哪里。”李中随说道。 还完贷款的李中随现在一个人住在老家的院子里,没事就修修院子,不久前买了几个路灯,打算给村里的路按上。“钱虽然还完了,但是我的名誉和家庭却受到巨大的打击,现在我只想通过法律来寻求解决办法,也希望能够得到法律援助。”李中随说道。 速豹新闻网·山东商报记者 徐晓阳 此前报道:给学生担保贷款18万的退休老师 63岁的李中随是临沂一名退休小学教师。2017年,他的学生禹传珍以孩子在国外留学学费周转不过来为由,找其帮忙担保、借贷共计18万多元。不过,到还款之时,这名女学生失联,还将李老师拉黑。 出借人告上法庭,李中随工资卡被冻结。为了尽早还上这些贷款,花甲之年的李中随无奈四处打零工。“我不想以报警或起诉的方式找她,如果实在找不到,就权当这个钱丢了。” 曾经的优秀学生找上门 李中随是临沂费县朱田镇上的一名小学教师,2017年退休。当年的6月20日,李中随的家中来了一位女学生,与这位学生一起来的还有一位办理贷款的业务员。 “是我当年刚去教学时的第一届学生,名叫禹传珍,很实在、很优秀的人,上学时成绩也很好。”李中随告诉速豹新闻网·山东商报记者,“当时禹传珍称自己在国外上学的孩子需要学费,自己一时周转不过来,找我帮忙贷一笔款。” 一旁的业务员劝说,“一个月以后会把担保信息全部换成我学生的,和我没有任何关系。”鉴于自己对学生的良好印象,李中随便同意帮忙,以自己的名义从一个名为“宜信贷”的贷款平台上贷了14万元给禹传珍。 4个月后女学生再次上门 以为学生按照约定早就把贷款信息更改了,淳朴的李中随没有再关注贷款这回事。 没想到4个月后,这位女学生再次来到李中随家。 “想再找我帮忙借点钱,我看到她确实有难处,就想再帮个忙,自己的学生嘛。”随后李中随找到了自己多年的老朋友,同村的77岁老人李德富。李中随以自己的名义为担保,帮助禹传珍从李德富处借了4万元。 而之后,禹传珍自己于2019年5月、6月先后两次登门向李德富借了两笔钱,共计2.3万元。 微信被拉黑 “突然一天,我就开始频繁收到还款电话,到那时我才知道她一直没有更改贷款信息。”李中随告诉速豹新闻网·山东商报记者,开始的时候给禹传珍打电话,她还接并表示说还款,催她把担保信息改过来,她也口头答应着,但也一直没改。 李中随表示,贷款公司曾让李中随提供禹传珍老公的号码,但禹传珍一直以各种理由推脱不给,到后来,禹传珍将李中随的微信拉黑,电话也再没接过。 李中随还曾去禹传珍的村子找过她,但无功而返:“我找到他们村的村支书,村支书也借了她5万,到如今也联系不上。”村里人说她在一直在县城居住,但不了解具体地址。 “当时找我贷款时说她在保险公司工作,具体哪我也没记住。”李中随说。 工资卡被冻结 随着禹传珍的失联,李中随担保、贷款的钱也没有人还,借贷公司、李德富接连找到李中随甚至将其告上法庭。 在一份李德富出具的起诉书中,记者看到,老人借给禹传珍的钱是其儿子在金矿打工被砸死的赔偿款。 无奈之下,李中随只能自己想办法来偿还这部分借贷款。 随着法院的判决,李中随一方面要偿还李德富老人的钱,另外还要偿还借贷平台,在此之下,其退休工资卡也被法院申请冻结了。 工资卡被冻结之后,李中随只能以各种方式筹钱。“我都退休了,也没有收入来源,只能是出去打零工挣点,这几年去威海垒过石坝、到内蒙捡过土豆、还在临沂给人装卸货物。毕竟年纪大了,到哪人家都不招,只能勉强做一些体力活。” 李中随告诉记者,在外打工的这些日子,身体实在受不了,只能借了路费回到老家。 实在找不到,权当钱丢了 即使再难,李中随也一直想尽办法还款。向亲朋借钱、打零工,到目前为止,已经帮禹传珍还了10多万的借贷款。 “李德富老人的钱已经还清了,自己也得到了老人的原谅。此外还一直在还贷款平台的钱。”最让李中随耿耿于怀的是,他曾向自己多年的老同学借了一万元用于还贷,那位老同学在今年5月1日去世了:“这个钱我现在都没还他,但我跟他儿子说,不管我是不是被骗了,这个钱我一定会还给你的。” 在帮禹传珍借款之前,李中随已经十几年没有见过这位学生,而谈到为何无条件提供帮助,李中随表示自己作为老师能帮学生就帮一帮。 谈话中,李中随心态平和,但其表示对家人愧疚很多,但也幸好得到爱人的谅解。 采访中,记者问到李中随为何没有报警?63岁的李中随说:“我还是相信我的学生,她一定是有难处,还不上就还不上吧,作为老师我还是希望对她宽容一点。” 李中随老师告诉记者,自己虽然希望禹传珍能尽快现身,但不想以起诉或者报警的方式找到她,“如果实在找不到,那就是权当这个钱丢了。” 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 Notice: The content above (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)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,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. |
Archiver|手机版|厦门旅游网 ( 闽ICP备15009956号-2 )
GMT+8, 2025-5-2 01:36 , Processed in 0.021059 second(s), 15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